
一、
明朝万历十四年,家住南直隶江阴县42岁的大富翁徐有勉喜得贵子,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。
徐有勉得到这个小儿子时,已经42岁了,而他的妻子王孺人也已经41岁了。
在古代女子41岁产子,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。所以,用周围人的眼光来看,徐有勉一定是上辈子积了德,才能得到这样一个好儿子,不少人认为这个孩子肯定是一个奇人。
徐有勉显然也对这个孩子抱有期待,所以给他取名为“弘祖”,字“振之”。
有一天,徐有勉的好朋友陈继儒来访,他是有名的学究,他看到徐弘祖后,认为这孩子非同寻常,就把他的名字改为“徐霞客”。
当时,徐家在江阴一带,是有名的巨富。富到什么地步?就是光田产就有1万2千多亩,从南到北,绵延二十几公里,而且徐家中还经营矿山。
徐霞客的祖父名叫徐经,当时在江南一带也算是一个有钱有名的才子。有一年,徐经参加乡试考取了第一名,而后,他就和唐伯虎等几个朋友一起去京城赶考。
结果考试高中,但被人告发他是行贿考官,提前知道了考题,结果,徐经被剥夺了功名和永久禁考的资格,他的哥们唐伯虎也受到牵连。徐经备受打击,抑郁过度,35岁就去世了。
徐经去世之后,徐家从此对仕途心灰意冷,到了徐有勉这代,更是不愿意做官了。但徐有勉有经商头脑,他妻子王孺人很旺夫,徐家生意很兴旺。有钱享受生活,徐有勉平日里,除了打理生意外,没事最喜欢的就是带着几个孩子游山玩水,饱览风光。
徐霞客从小就遗传了父亲这个爱好,他在读私塾上课时,经常偷偷看《水经注》,一放学就和哥哥去爬山玩水。
面对二个爱玩不爱学习的儿子,徐有勉不但不责骂,反而还表扬哥俩。他常对人夸小儿子:“我儿子眉宇之间有股英气,看来可以继承我的志趣了,我只希望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去玩,并不愿意他有多富贵。”
有了父亲的撑腰,徐霞客更是玩得出格了。他在15岁时象征性地去参加了一次“童子试”,结果他名落孙山还特别高兴,然后就宣布从此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。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:“朝碧海而暮苍梧”的理想!”
徐霞客19岁的时候,父亲徐有勉病故了。他守孝三年之后,22岁的徐霞客和母亲王孺人商量想徒步远游。王孺人很支持儿子的行动说了句:“游必有方。”
王孺人是一个非常宽厚通达的女性。尽管她知道儿子出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去处,但儿子的目标是清晰的,就是游遍大好河山。
为此,徐霞客临行时,她特地给儿子做了一顶“远游冠”的帽子,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。母子俩约定每年的秋天相见一次。
二、
徐霞客初次徒步旅行时,并不是一个人的徒步,而是骑着马,因为财力丰厚,他每次最少会带一个仆人,多的时候会有两三个仆人同行。
因为考虑到旅程很艰苦,所以徐霞客每次出行带的东西都很齐全,准备得也很充分。
按照徒步计划,他常常一天就要走近一百里路,有时在荒郊野地里扎营过夜,碰到高山要爬,遇见怪洞要钻,陪伴他的仆人们身心疲惫,心理压力特别大。
没白没黑地行走,仆人们吃不了这个苦,给多少钱也不愿意去干这个差事,因而,中途撂挑子逃走得不少。
没办法,徐霞客只好在本地雇人做导游,但他很喜欢爬人迹罕至的山岭,这些雇佣的仆人也不愿受罪,经常逃跑。
有一次,徐霞客在广西旅行时,因为雇佣的仆人逃跑,徐霞客还找其家人索赔。
万历四十一年,徐霞客把书籍、水壶、干粮等一些生活用品背在身上来到湘江岸边。偶遇一个僧人。这僧人名叫静闻。
静闻是一名虔诚的僧人,他用自己的血抄写了7万多字的《法华经》,想供奉到云南大理鸡足山迦叶菩萨的道场。
他听说徐霞客要去云贵一带,静闻主动提出希望与他同行。并把自己书写的《法华经》放在徐霞客的背包里。徐霞客欣然同意。于是,他们就坐一只小舢板去衡山。
临近黄昏的时候,突然,一只水贼快船飞奔而来,这快船来到小舢板旁,他们用铁钩搭住船帮,将徐霞客和静闻等几个人掳上大船。
然后,水贼们将徐霞客和旅客的财物洗劫一空后,就要将行李抛入江中,静闻知道徐霞客行李中有很多书籍很重要,就上前阻拦。
水贼头目大怒,挥刀朝静闻刺去,静闻用尽全力把徐霞客推到一旁。大喊一声:“快走!”
自小就爬山游水的徐霞客是个游泳高手,他含泪一纵身跳入水中游到岸上。徐霞客爬上岸后,除了湿漉漉的衣服就剩下一枚银耳环了。
徐霞客悲痛地望着江面,此时,他要完成静闻的遗愿。
好在这里离衡阳城不远,徐霞客只好找到他的好友金祥甫。可是,金祥甫只是个帮工,他也没有钱。金祥甫想了很多办法,最后东借西借才筹够20两银子交给徐霞客。徐霞客承诺以家中20亩田的田租金来偿还。
徐霞客有了银子,就去云南大理鸡足山迦叶菩萨的道场,把《法华经》供奉给了菩萨。完成了静闻的遗愿。
静闻无辜的死,让徐霞客悲伤了很久。之后,他又徒步来到了江西庐山。
这天,徐霞客在去仙人洞的途中,忽然失足坠落到一 幽暗的地穴中,他落地后,被摔得昏迷不醒。
不知什么时候,徐霞客醒来睁开眼一看,见洞穴深处有一点光亮。
徐霞客动了下手脚,都完好无损。从黑暗处往光亮前艰难爬去。等到了光亮前,见一块巨石挡住去路,他绕过去顿时豁然开朗,如同白昼一般。只见宽阔的洞穴中央铺着一张石席。
他爬到近前正要坐下来歇息,偶然看到旁边有个草席在蠕动,好像有人在呻吟。
徐霞客掀开草席,见里面躺着一个满身污血,伤痕累累的人,就把他搀扶起来,拿出背包里的水给他饮用。
这人喝完水,恢复了点精神,趴在地上磕头谢恩,徐霞客问他怎么回事?这人说自己是个盗匪,名叫关山,被官府抓捕逃到这里。他问了徐霞客的姓名。徐霞客以实相告,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些银两给他,关山含泪拜谢而去。
